文献中指出,患有抑郁症的人常常情绪低落,但季节性抑郁症则以季节性发作为特点,伴随着非典型抑郁症状,如睡眠增多、食欲增强和体重增加。季节性抑郁症患者对季节变化更加敏感,他们在秋季和冬季经历抑郁发作,而在春季和夏季缓解,这种类型的抑郁症被称为冬季型抑郁症。另外,还有一种夏季型抑郁症,它在春季末夏季初开始,并在秋季结束。然而,季节性抑郁症经常被错诊,因为一些患者倾向于将这种每年一度的感觉视为“冬季忧郁”或者是必须自己战胜的季节性恐惧。
实际上,季节性抑郁症的患病率相对较高。研究显示,美国的季节性抑郁症患病率约为1% - 2%,加拿大约为2%。在某些年份,大约有5%的美国人会经历季节性抑郁,其中约40%的人症状会持续一年。从南部纬度向北部迁移的人群,由于适应问题,可能会更容易患上季节性抑郁症,而且在女性和年轻人中更加常见。虽然季节性抑郁症也可能发生在儿童身上,但相比于年轻人来说,不太常见。具体的患病率可能因研究和国家的不同而有差异。今天我们将重点讨论冬季抑郁症,因为相比夏季型抑郁症,冬季抑郁症更为普遍,也有更广泛的研究。冬季抑郁症的发生通常与日照时间的减少有关,并在日照时间增加时缓解。目前,科学界尚未完全明确光照时间减少引起抑郁情绪的机制,但有可能与光照对褪黑激素分泌的影响有关。褪黑激素的分泌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光照能够影响褪黑激素的分泌过程:在白天,光线刺激视网膜,使得松果体内的交感神经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进而减少松果体细胞释放褪黑激素的量;而在晚上,光线减少,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多,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也会增多。褪黑激素可以抑制腺体发育,并具有抑制精神兴奋的作用,因此会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因此,研究者认为褪黑激素在季节性抑郁症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褪黑激素的分泌增多与季节性抑郁症的发生有关。此外,光线可能还通过5-羟色胺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炎症系统等途径影响人体的情绪,但这里不再详细说明。
在1980年,早早开始有国外的研究发现光线能够影响人体的褪黑激素释放,进而对人体的生理节律和多种功能产生影响,同时还能改善抑郁状况,从而引发了光疗的治疗方式。之后,欧洲的多个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等纷纷在抑郁症的治疗指南中建议使用光疗作为辅助治疗。等到了2005年,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PA)在《抑郁症治疗指南》中将光疗列为季节性抑郁症的一线推荐治疗,而在2010年又将光疗增加为非季节性抑郁症的辅助治疗推荐。
光疗中,光源的类型、光的强度和照射时间都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例如,对于光的波长,目前仍存在争议,有研究显示,无论是暴露于广谱白光还是蓝光下,都能改善抑郁状况,而红光则没有此效果。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光疗一般使用白光,光强度在1500-3000lux之间,也有使用弱光(小于300lux)或极强光(10000lux)的情况。治疗时间通常在早上或晚上6点到8点之间,每天进行2小时,共进行10天的疗程。如果采用10000lux的光强度治疗,则可缩短治疗时间,一般每天为0.5小时。光疗可能引发的副作用包括头痛、眼睛疲劳或视觉问题、恶心、出汗、镇静和躁动等。对于视网膜损伤的担忧可能是不必要的。在日常生活中,室内家庭照明的光强度约为250lux,办公室的照明约为500lux,阴天的光强度约为1000-5000lux,而正午明亮的阳光约为50,000-100,000lux。而标准的光疗灯箱的光强度一般为10,000lux。因此,光疗的光强度实际上比正午明亮的阳光强度要低很多,因此对视网膜毒性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此外,几乎没有试验直接比较光疗和药物治疗的效果。有一项在2006年进行的国外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光疗和氟西汀治疗冬季抑郁的效果,结果显示两组的临床反应和缓解率相似,但接受高剂量光疗的组有更早的反应,并且不良反应率稍低。
总的来说,光照治疗的副作用少、安全性能高,作为一种纯物理治疗手段弥补药物治疗的不足之处,避免药物的副作用,是一种快捷、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它不仅作为季节性抑郁的一线治疗,也可以作为非季节性抑郁的增效治疗。但目前,光照治疗研究尚不完善,光疗的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另外最佳光疗的光源、照明强度、照明时间均需要进一步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希望未来光照治疗能给抑郁患者更多的选择。
小红猫,抗郁灯的开创者。利用接触光疗领域多年积累的经验,与国内外多名身心健康和光疗领域的权威人士共同研发。针对睡眠障碍、失眠、季节性引起的抑郁症群体,
跟踪欧、美发达国家的光疗技术,与新疆医科大学、赣州第三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进行深入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和临床应用,取得了利于国人的失眠解决方案,
使睡眠障碍、失眠、季节性引起的抑郁症和抑郁群体理疗进入了光照理疗时代,为广大抑郁患者走出抑郁提供坚实的依靠,早日获得好状态,好情绪。